门禁卡的发展历史是什么?成都本地制卡厂家告诉您!
2024-06-05 来自: 正力佳智能卡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563
门禁卡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4个阶段:
1、密码门禁(1960年代):
密码门禁是最 早出现的智能门禁形式,兴起于1960年,当时电子信息技术刚刚起步。
它通过输入密码的方式实现门禁管理,安全等级在当时已经相当高,因此频繁被用于军事、金融等安全要求苛刻的领域。
然而,随着技术的发展,密码门禁逐渐暴露出密码容易泄露的弊端,需要频繁更换密码以防止泄露,但这也导致了密码遗忘的问题。
2、卡片门禁(1970年代至今):
1970年代之后,卡片门禁开始流行,并逐渐取代了密码门禁。
最 初的卡片门禁使用的是频率125K赫兹的ID卡,通过卡片靠近读头时产生的电磁感应来传递卡号,控制器核对后控制电子锁开关门。
随着技术的发展,目前安防圈所说的门禁卡已经升级为13.56K赫兹的IC卡,频率更高,信号强度更 好,反应更灵敏,接收距离也更远。
卡片门禁具有开门迅速、稳定的特性,虚拟的身份标识也易于管控。但是,必 须随身携带卡片,如果忘带或丢失,都存在安全隐患。
3、生物识别门禁(2000年代):
2000年,生物识别门禁技术开始兴起,通过刷脸、指纹等方式实现开门功能。
这种门禁方式彻 底颠覆了传统认知,看起来非常高 端,使用也很方便,尤其是人们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时候,只需刷脸即可进入小区,因此受到人们的追捧。
然而,随着AI诈骗的出现,这种生物识别技术如今存在一 定安全隐患,令人们非常担忧,有不少人相当抵触这种门禁识别方式。
4、手机门禁(2014年至今):
2014年,手机门禁时代 开启,智能手机与门禁系统的结合成为新的趋势。
手机门禁不仅可以通过二维码作为出入凭证,还可以通过APP、公众号、小程序等实现远程开门、预约通行等功能,非常便捷。
对于管理者来说,手机门禁降低了管理成本,可以通过手机号实现用户录入、删除、授权、出入记录查询等操作。
1995年门禁卡进入中国市场,最 初使用的是条码卡,但很快被磁条卡取代。磁条卡得到广泛推广后,又出现了光电卡,但因易磨损和使用不便等原因,很快被感应卡替代。如今几乎所有刷卡式门禁卡都是感应卡。
总结来说,门禁卡的发展经历了从密码门禁到卡片门禁,再到生物识别门禁和手机门禁的演变过程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门禁系统的安全性、便捷性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,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。
正力佳科技公司成立于2004年,公司地址位于四川成都市锦江区三官堂街新7号,是成都地区拥有19年制卡经验的老牌厂家。
除了门禁卡制作,还可以制作会员卡、工作证卡、员工卡、礼品卡、IC卡、芯片卡、磁条卡、参会卡、就诊卡、UV浮雕卡、刮刮卡、酒店房卡、储值充值卡等智能卡片。
如您有成都本地门禁卡制作需求,或者是成都会员卡制作、成都磁条卡制作等需求,欢迎联系我们13808057558